2022年對于中國汽車品牌來說是充滿轉折的一年,從市場中可以看到,多年來在技術和產(chǎn)品上的厚積薄發(fā),讓不少自主車型在細分市場實現(xiàn)了對合資的超越,其中最具典型的就是轎車市場。
(資料圖)
據(jù)乘聯(lián)會數(shù)據(jù)顯示,在過去一年頭部合資轎車的同比下滑比例超過2位數(shù),而比亞迪秦(參數(shù)|詢價)、長安逸動(參數(shù)|詢價)等自主品牌轎車,則是迅速搶占了市場份額,不過不同的是,比亞迪靠的是新能源彎道超車,而長安則是在三大件和品質上不斷內卷。
值得一提的是,長安似乎決定死磕燃油轎車市場,除了旗下已經(jīng)擁有逸動、UNI-V(參數(shù)|詢價)等熱門產(chǎn)品外,在前兩天的廣州車展上,還帶來了全新逸達,新車定位10萬級家轎,基于長安方舟架構打造,并采用了最新的“縱橫萬象”設計語言。
可以說從平臺到設計語言,都不難看出全新逸達的重要性,所以我們也從幾個方面梳理了這臺車是否值得大家期待。首先回答大家比較關心的問題,全新逸達和長安逸動、UNI-V之間到底是怎樣的關系。
從定位來說,長安逸達的車身尺寸4770*1840*1440(1450) mm,更接近于一臺中級車的空間表現(xiàn),比長安逸動、UNI-V都要更大一些,不過由于定位10萬級家轎,它相比UNI-V主打追求個性、品質的年輕市場,肯定是要更加大眾、親民一些。
不過在平臺架構上,全新逸達和UNI-V一樣都采用了方舟架構,該架構是涵蓋了車身、底盤、安全、智能化、電子電氣化等在內的平臺架構,相當于新車在以上方面的表現(xiàn)都將看齊長安的高端系列UNI,這無疑是新車最值得期待的地方。
接著是設計上,長安這兩年所設計出來的產(chǎn)品幾乎都沒有讓市場和消費者失望,尤其是科技美學的設計語言極具前瞻性,并在自主品牌中引領了一股潮流和家族化的辨識度。
而就在逸達正式亮相之前,長安又帶來了最新一代設計語言——縱橫萬象,官方將其解讀為以自然意象為設計靈感,借助科技語言,是長安汽車對科技智慧美學的最新詮釋。
在此設計理念之下,為尋求家用與個性之間的完美平衡,橫向取境,極致詮釋平衡與靜謐,應用縱橫萬象的超級符號,以清晰簡潔的邊線、犀利的線條和富有張力的型面,塑造前低后高的俯沖感造型,領潮時代美學。
簡單來理解,就是平衡。
所以在作為首款采用縱橫萬象設計語言的全新逸達上面,你能感受一種面面俱到的平衡,比如源代碼數(shù)字化前格柵搭配直角光標的細長燈組,在個性當中也透露著一股耐看沉穩(wěn)。
同時側面的的設計更為講究,長車頭、短前懸、低車高、大輪轂等元素統(tǒng)統(tǒng)加持全新逸達,整車高寬比僅0.78,能在一臺家用轎車上應用如此運動化的設計,并且還無比協(xié)調,可見長安設計上成熟。
而在尾部,利用直角光標元素,營造出前后呼應的辨識度,搭配并不夸張的小鴨尾,有種個性與低調拿捏得恰到好處的的感覺。
最讓人眼前一亮的還是內飾氛圍,全新的中控設計層次分明,上層搭載了10.25英寸的高清全液晶儀表,橫向加寬的設計有點類似于HUD的視覺感受,功能上也支持不同的主題、雙屏互動、顯示導航等。
中間層應用了13.2英寸、屏占比達到88%的高清觸控中控屏幕,以及全新樣式的方向盤,其中車機系統(tǒng)為訊飛飛魚4.0生態(tài),擁有更強的語音控制和識別率,還支持OTA、手勢控制、車內拍照、車外燈光秀等功能。
而在扶手區(qū)域,電子擋把、無線充電、AUTO HOLD、以及豐富的儲物空間等實用配置,長安都給到了全新逸達。
最后,在三大件上,全新逸達依然采用了藍鯨新一代NE1.5T高壓直噴發(fā)動機,最大扭矩為260N·m,匹配的藍鯨新一代7速濕式雙離合變速器,綜合傳遞效率高達96%,值得一提的是,得益于造型上的優(yōu)化,以及技術上的持續(xù)提升,逸達在WLTC工況下油耗僅5.99L/100km。
總之,從長安的打造逸達的思路來看,新車應該是一款在設計、品質、智能、能耗等方面都比較卷的車型,同時在性價比上也延續(xù)了長安一貫的傳統(tǒng),將給到用戶更豐富、更前衛(wèi)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