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chinese男男gaygay视频,高清freexxxx性国产,成人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88微拍福利,97影院在线午夜

特斯拉不準降價!降價=找死?廣汽揭開了中國車企“遮羞布”

  • 發(fā)表于: 2023-07-08 16:53:42 來源:愛卡汽車網(wǎng)

知嘹汽車/陳壹

7月6日,在由中國汽車工業(yè)協(xié)會主辦的第13屆中國汽車論壇上,16家車企代表聯(lián)合簽署了《汽車行業(yè)維護公平競爭市場秩序承諾書》。該承諾書中提及“不以非正常價格擾亂市場公平競爭秩序”

值得一提的是,特斯拉是唯一參加的外資背景車企,反而之前價格戰(zhàn)打得猛的合資沒有參加。


(相關資料圖)

這樣的安排,針對性不要太明顯。明眼人都知道,這里最不怕降價的就是特斯拉。特斯拉新能源車利潤很高,大概單車6萬多,相反比亞迪單車不過萬。這些國產車要降價,真拼不過特斯拉。這個承諾,仿佛是說你不能降價,不然我們不好一起賺中國車主的錢了。

“現(xiàn)在新能源汽車都是虧損的......主機廠都在給電池廠商打工......價格戰(zhàn)打來打去,想找死的企業(yè)就早點降價”。

這是前段時間,廣汽董事長曾慶洪在某公開場合講的話。這段話透露了兩個信息:(1)車企目前很難通過賣新能源汽車賺到錢;(2)行業(yè)利潤大部分被電池廠商賺走了。

先說前者,其實新能源汽車“賠本賺吆喝”早已經是人盡皆知的事情。根據(jù)2022年的財報,理想、小鵬和蔚來的“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凈利潤”均為負數(shù),整個行業(yè)里,能跟特斯拉一樣通過賣新能源汽車盈利的造車新勢力屈指可數(shù)(Ps:理想汽車最近扭虧為盈了)。

至于后者,其實在去年的宜昌動力電池大會上,曾慶洪就有所提及,不過事實卻是:賺走大部分行業(yè)利潤的并不是電池廠商,而是鋰礦廠商。

這兩年上游的鋰價一直在瘋漲,2022年11月電池級碳酸鋰的價格甚至達到了巔峰的60萬元/噸左右。這是個什么概念?2015年之前,電池級碳酸鋰的國際均價在4萬元/噸左右。七年的時間,鋰價就翻了近15倍。

某種程度上,新能源汽車價格長期打不下來,居高不下的鋰價也是元兇之一,畢竟碳酸鋰是鋰電池的重要原材料,而鋰電池又是當下新能源汽車的主要成本來源。

數(shù)據(jù)方面,作為電池廠商的代表選手,寧德時代2022年動力電池的利潤率在20%左右;同時期,天齊鋰業(yè)、鹽湖股份等鋰礦廠商的碳酸鋰利潤率分別為85.85%和91.96%。

顯而易見,鋰礦廠商確實比電池廠商要過得滋潤一些。換言之,電池廠商并不像外界認為的那么暴利,所謂“躺賺”,也不過是外界一廂情愿的看法。

回到現(xiàn)實層面,如果鋰價能長期保持在一個合理水平,那么新能源汽車勢必具備進一步降價的條件。

今年年初,汽車廠商開啟了一輪轟轟烈烈的“降價潮”,從特斯拉、問界、蔚來到東風雪鐵龍,“撿漏”的消費者不計其數(shù)。對于傳統(tǒng)車企而言,這波“降價潮”虧的不多,反正家大業(yè)大,抗風險能力也強;但對于造車新勢力,這波“降價潮”簡直是雪上加霜。

正如我們前面所說的,造車新勢力目前普遍處于虧損狀態(tài),在“賣一輛虧一輛”的前提下,降價確實屬于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的行為,但不降價的話,潛在消費者又很有可能被友商搶走。

進退維谷,說的不就是這樣的嗎?

必須承認,曾慶洪董事長的話有一定道理,現(xiàn)在的局勢對新能源車企很不利,但也要明白,不是誰都能站著就把錢掙了。降價確實會增加死亡的速度,但比“慢性死亡”更可怕的是“立即被市場淘汰”。

所以,不是新能源車企想找死,而是迫于生存壓力,它們不得不早點降價。

寫在最后:

業(yè)內普遍認為,2023年將會是新能源市場的決勝年,按照這個觀點,能挺過2023的新能源車企,生存概率應該會大大增加。而對于消費者來說,下半年很有可能會再度爆發(fā)一波新的“降價潮”,有意向購買新能源汽車的朋友,不妨再等一等。

知嘹汽車原創(chuàng)文章,如需轉載請聯(lián)系平臺

*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如侵權請聯(lián)系作者刪除*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