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剛剛舉辦的特斯拉2023年投資者日活動,我們作為汽車自媒體,重點來關注一下汽車的部分。
(資料圖)
看到這些虎狼之詞,讓我還是有點小震驚:
組裝成本降低50%;
45秒生產(chǎn)一輛汽車;
2030年,年產(chǎn)量2000萬輛左右。
雖然也可能是特斯拉在吹牛,但這堂堂正正的陽謀公之于天下,有著全球野望的比亞迪們,跟,還是不跟?
先來細細拆分看這些降本增效的數(shù)據(jù)。
生產(chǎn)方面,通過生產(chǎn)流程重新設計,繼續(xù)減少車身零部件數(shù)量,特斯拉的目標是:下一代汽車的操作員密度提高44%,組裝成本降低50%,時空效率提高30%,生產(chǎn)工廠占地面積降低40%。
車輛部分,采用一體壓鑄后車底的Model Y(參數(shù)|詢價)相較Model 3(參數(shù)|詢價)后車底縮減79個零部件,焊點由700至800個減少到50個,車底重量降低30%。從Model S(參數(shù)|詢價)到Model 3,車輛線束減少17公斤。
特斯拉首席財務官扎克·柯克霍恩稱,到2022年,Model 3每輛車的成本已經(jīng)降低30%,而弗里蒙特工廠目前的生產(chǎn)效率已是2018年時的兩倍,相較于傳統(tǒng)汽車制造商,特斯拉的管理成本要少60%至70%。
據(jù)特斯拉工程師介紹,特斯拉的下一代平臺還將減少75%的碳化硅使用,而下一代永磁電機將完全不使用稀土材料,在不損失能效的情況下使總制造成本下降1000美元。此外,特斯拉還將為新一代汽車設計所有控制器,以降低電子設備的復雜性和成本。
馬斯克說,我們不認為其他任何汽車制造商可以接近我們的成本。
這……低成本優(yōu)勢不該是我們中國制造的比亞迪們的長項么?當我們自主品牌的掌門人們,在各種抱怨電池漲價、成本上漲的同時,特斯拉站出來說,我們成本很低。
這背后,是特斯拉明牌告訴大家,我這、這、這,都設計優(yōu)化了,那、那、那,都材料革新了。
說到底,就一句話,格力,掌握核心科技。噢,不對,是:特斯拉,掌握核心科技。
比亞迪們,關于這和那的升級,該怎么出牌?自研、購買,還是收購?如若不出牌,中國市場乃至全球市場,都將遭到特斯拉的野蠻沖擊。
特斯拉這次公布的目標是:2030年汽車年產(chǎn)量達到2000萬輛左右。
這是什么概念?2022年,豐田集團的全球銷量是1010萬輛,大眾集團是785萬輛,現(xiàn)代集團683萬輛。全球前三就這水平了,特斯拉還要2000萬輛?誰更緊張?
在隨后的問答環(huán)節(jié)中,馬斯克稱,特斯拉可能只需10款車型來實現(xiàn)這一銷售目標,這意味著每個車型每年平均銷售200萬輛。而2022年特斯拉的全球銷量是131萬輛,比亞迪則是186萬輛,而且主要集中在中國市場。
特斯拉全球副總裁朱曉彤表示,特斯拉的產(chǎn)量已經(jīng)完成400萬輛的里程碑,未來特斯拉的目標是平均每45秒生產(chǎn)一輛汽車。
特斯拉的第一個100萬輛用了12年;第二個100萬輛用了18個月;第三個100萬輛用了11個月;第四個100萬輛用了7個月。
當中國車企還在摸索著出海的同時,海外已經(jīng)有一頭巨獸潛伏,準備著鯨吞海外現(xiàn)在大部分的蛋糕。
車型方面,雖然Model Q沒有亮相,但跳票已久的Cybertruck(參數(shù)|詢價),又說將于今年問世。而且,未來特斯拉包括Cybertruck在內(nèi)的所有車型,都將轉(zhuǎn)型48V架構(gòu)。
充電樁部分,特斯拉已經(jīng)開始向其他品牌電動車開放超級充電站。在澳大利亞和美國,向其他電動品牌車輛開放了首批10個超級充電站;在歐洲,已有50%的超級充電樁向所有品牌電動車開放;在中國,該計劃也已進入調(diào)試階段。
在充電樁的部署上,特斯拉表示,相較其他解決方案低20%-70%。
另外,特斯拉的新工廠選址墨西哥新萊昂州首府蒙特雷,新工廠將生產(chǎn)下一代平臺的車型,全球其他工廠也會隨后跟進。
此次投資者日,特斯拉還有更宏大的,關于能源、機器人等部分的信息。例如“火星上生產(chǎn)火箭燃料的計劃”等。我們也只能感嘆一句,吹牛能像馬斯克這樣,也真是人中呂布,馬中赤兔。下周回國賈躍亭曾經(jīng)的窒息,在老馬面前,根本不夠看。
說回汽車部分,有關的技術、銷量、市場,特斯拉都是明牌。巨大的資本市場,催生出了一個大特斯拉集團,旗下一個子業(yè)務——電動汽車,用造火箭、機器人的技術,碾壓式的沖擊向傳統(tǒng)的汽車巨頭們。
中國的比亞迪們,是否做好了亮劍的準備?
文 | 吳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