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實施了13年的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出歷史舞臺,不少車企在2022年底宣布旗下新能源產品漲價,消費者購買大部分新能源車型時不得不多掏腰包。幸運的是,剛邁入2023年,多家品牌卷起新一輪價格戰(zhàn),與此同時,各地方政府還陸續(xù)推出促新能源消費政策,有的拿出真金白銀延長購車補貼,有的是增加牌照指標,不過,這些政策真的可以達到預期的效果嗎?下面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
【資料圖】
廣州
措施:增加3萬個指標
眾所周知,廣州一直有限牌的政策,根據《廣州市中小客車總量調控管理辦法》規(guī)定,每年常規(guī)增量指標配置額度為12萬個,即每月1萬個指標。其中節(jié)能車增量指標為1.2萬個、普通車增量指標10.8萬個。只有新能源車指標未納入增量指標管理,可免搖號、免競價直接配置。
然而為了刺激汽車消費,廣州市交通運輸局日前發(fā)布《關于調整2023年上半年節(jié)能車增量指標配置額度和申請條件的通告》,明確2023年上半年將額外增加3萬個節(jié)能車增量指標配置額度,并臨時取消非本市戶籍人員申請節(jié)能車增量指標的繳納職工社會醫(yī)療保險條件要求。
換而言之,今年上半年節(jié)能車增量指標增加至3.6萬個,平均每月6000個,這對促進車輛節(jié)能減排、引導消費者選擇節(jié)能車輛起到關鍵的作用。
上海
措施:置換補貼延續(xù)半年
再來看魔都上海,其發(fā)布的《上海市提信心擴需求穩(wěn)增長促發(fā)展行動方案》明確提出,對購置日期在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期間內并已列入《免征車輛購置稅的新能源汽車車型目錄》的純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含增程式)汽車、燃料電池汽車,免征車輛購置稅。
同時,延續(xù)實施新能源車置換補貼,2023年6月30日前個人消費者報廢或轉出名下在上海市注冊登記且符合相關標準的小客車,并購買純電動汽車的,給予每輛車10000元的財政補貼。此前,這一補貼實施到2022年12月31日。
不過需要提醒大家的是,上海的補貼申請需滿足一定條件,舊車必須采用上海牌照,而且性質必須是非營運車輛,滿足這兩個條件才能夠享受補貼,而這筆補貼由個人線上申請,政府直接撥款。
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年底,上海市機動車的保有量高達537萬輛,其中新能源汽車的保有量高達94.5萬輛,同比增長48.84%,呈高速增長態(tài)勢。在藍牌一牌難求的超一線城市,綠牌似乎成為了更多潛在車主的優(yōu)先選擇。雖然新能源補貼退出,但置換補貼政策延長半年,對消費者,對經銷商、廠家,都是利好的。
河南
措施:延長購車補貼
河南省的做法是延長購車補貼。此前河南發(fā)布的《關于印發(fā)大力提振市場信心促進經濟穩(wěn)定向好政策措施的通知》提出,將購車補貼政策延續(xù)至2023年3月底,對在省內新購汽車按購車價格的5%給予消費者補貼,最高不超過10000元/臺,省、市級財政各補貼一半。這意味著消費者仍可多享受3個月的補貼。
不過,這三個月內的補貼上限只是10000元/臺,稍低于此前2022年的國家補貼上限。據此前政策,2022年新能源汽車補貼的標準是:純電續(xù)航里程300-400公里的純電動乘用車補貼9100元;純電續(xù)航里程大于或等于400公里的純電動乘用車補貼12600元;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補貼4800元。
當然,有總比沒有強,況且電價也不貴,至少遠遠比油價便宜,如果能得到10000元補貼,那么幾年的電費都可以省下了。只是在時間節(jié)點上,我感覺時間比較短,畢竟消費者剛經歷完三年疫情,經濟受創(chuàng),加之1月份還有春節(jié)假,所以前3個月,消費者的經濟收入普遍不高,如果補貼能延續(xù)至6月底或12月底更好。
汽車網評:除了上述省市,無錫、沈陽、黑龍江、海南三亞、河北石家莊等地區(qū)也通過延長購車補貼的時間和發(fā)放消費券的方式來刺激汽車消費,甚至鼓勵開展新能源下鄉(xiāng)活動、給予新能源車在限行、牌照指標、停車費限免等支持政策。無疑,一些促消費政策出爐都有望刺激汽車的需求量增加。展望2023年,國內新能源車市場有望維持高景氣,預計行業(yè)全年仍將實現快速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