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由百度與央視新聞聯(lián)合舉辦的主題為“AI深耕,萬物生長”的2022百度世界大會如期召開。會上,百度重磅發(fā)布了第六代量產(chǎn)無人車——Apollo RT6。
根據(jù)發(fā)布會透露的消息,Apollo RT6具備城市復雜道路的無人駕駛能力,而且成本僅為25萬元,量產(chǎn)成本僅為行業(yè)的1/10,和普通新能源車價格接近。根據(jù)規(guī)劃,Apollo RT6將于2023年率先在無人化出行服務商業(yè)化試點“蘿卜快跑”上投入使用,未來在全國部屬從1萬臺到10萬臺逐步攀升,預計在2025年實現(xiàn)在65個城市運營,2030年將覆蓋100個城市。
李彥宏表示,未來打無人車,要比現(xiàn)在打車便宜一半。
(相關資料圖)
?
百度是如何做到的
Apollo RT6最令人吃驚的地方是,同時具備L4級能力,和相對極低的成本。目前,業(yè)內具備L4級能力的無人車,成本往往要在100萬元以上。就連百度上一代產(chǎn)品,基于極狐量產(chǎn)車改裝的Apollo MOON,整車成本也要48萬元。
先簡單梳理一下該車的關鍵信息:
源自百度自研的「阿波羅星河」架構平臺,100%車規(guī)級和整車全冗余系統(tǒng);高算力主冗雙計算單元,算力可達1200Tops;全車38個傳感器(含8個激光雷達),L4級自動駕駛能力;長4760mm、寬1870mm、高1650mm、軸距2830mm,定位介于SUV和MPV之間;支持有方向盤、無方向盤兩種模式。
2021年1月11日,吉利、百度同時宣布了將與對方組建智能電動汽車公司,終結了坊間一直爭議的“百度到底造不造車”的爭議話題。
百度從2013年開始在投入自動駕駛研發(fā),經(jīng)過8年的歷煉,百度Apollo已經(jīng)積累了不少能力。百度之前推出自動駕駛出租車選擇了和一汽紅旗合作,自動駕駛大巴“阿波龍”則選擇了金龍客車合作,這些車雖然賺足了眼球,但多少都有“改裝車”的意味,而推出“原裝版”則意味著百度必須自己造車。
顯然,百度Apollo RT6能夠大幅降低成本,主要得益于和吉利合資成立了集度汽車,在涉及到汽車零部件件、智能軟件、傳感器等方面進行深層次整合,才能實現(xiàn)大幅降低成本。
而成本是制約無人駕駛能否走向商業(yè)化的重要因素,如果無人駕駛車的成本高達百萬以上,那么節(jié)省一個司機也毫無意義。因此,Apollo RT6的低成本,意味著無人駕駛商業(yè)化可能比我們的預想更快到來。
?
新車感受:完全的乘坐者之車
新車感受:A級車的尺寸、B級車的空間、C級車的體驗
從外觀設計來看,Apollo RT6 是一輛 SUV 和 MPV 的結合體。黑白相間的簡約車身,封閉的格柵設計,貫穿式大燈設計,隱藏式門把手都昭示了這是一臺新能源車型。
整體上,Apollo RT6具有SUV的精致外觀、內部舒適性與 MPV 的大空間。這是一臺更傾向于“箱式”設計的車型,注重內部空間的使用,并且配合了側滑門來方便乘客上下。當然與此同時新車幾乎沒有任何運動性可言,畢竟這是一臺徹底拋棄“駕趣”的車型。
此外,新車完全走出了“改裝車”的影子,以前車頂高高隆起的激光雷達探頭已經(jīng)消失不見,巧妙地整合在車頂天窗的龍骨上。兩側的激光雷達也隱藏到了大燈旁邊,減少了突兀感。
百度的給出的說法是:A級車軸距,B級車空間,C級車體驗。Apollo RT6車身僅僅為長4760mm、寬1870mm、高1650mm,但軸距達到驚人的2830mm,擁有越級的空間表現(xiàn)。
進入車內,內部更體現(xiàn)了“出行空間”的概念,前排空間可以訂制,可以是座椅/售賣機/辦公桌/游戲機/行李架等等。前排左側的傳統(tǒng)駕駛位,可以保留駕駛位,也可以直接取消方向盤,和整個座艙聯(lián)通。
百度表示,Apollo RT6可以在有人駕駛和全無人駕駛模式之間切換,而這一切僅僅取決于法律的認可。
此外,后排提供了豐富的娛樂配置以及獨立座椅,乘客在車上的所有娛樂、舒適需求,都可以通過語音交互實現(xiàn)。
?
智能能力:相當于20年駕齡的司機
顯然,Apollo RT6并不是一臺針對家庭用戶的新車,而是一臺在無人出租車領域布局的新車。
“它(Apollo RT6)自帶的自動駕駛技術,相當于擁有20年駕齡的司機?!?百度集團資深副總裁、智能駕駛事業(yè)群組總經(jīng)理李震宇在發(fā)布會現(xiàn)場表示, Apollo RT6搭載了百度最新一代無人駕駛系統(tǒng),具備比上一代車型更強的L4級自動駕駛能力,可應對城市各類復雜道路和場景。
“相比人類駕駛,智能駕駛車配備有很多深色激光雷達傳感器傳感器,因而車輛可以看到人看不到的死角,同時車輛做決策的速度也會更快。”
李震宇還進行了總結:盡管自動駕駛無法保證零事故,但它發(fā)生事故的概率將會遠遠低于人類的駕駛。
作為國內最早布局自動駕駛的企業(yè),百度Apollo自動駕駛測試總里程超過3200萬公里,蘿卜快跑已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城市實現(xiàn)自動駕駛出行服務,訂單量超100萬,百度已坐穩(wěn)全球最大自動駕駛出行服務商。
按照中國無人駕駛“逐步開放”的策略,蘿卜快跑之前的無人駕駛出租車并非真正無人,而是在司機座設置了一位安全員,一旦發(fā)現(xiàn)車輛有任何異常都會進行人工接管。而今年4月,百度在北京亦莊正式獲得主駕無人的運營許可。這意味著安全員不需要坐在司機位上,而是坐在前排的副駕位上,這顯然是一個巨大的進步。
按照這個邏輯,下一步可能就是安全員坐在后排,直到完全取消安全員。
寫在最后
不知道廣大出租車司機看到這個消息心情如何,可能心情會比較沉重。
但就像馬車夫這一職業(yè)徹底消失在歷史中一樣,未來司機這一職業(yè)也很可能消失。
畢竟百度董事長李彥宏也說了,在“聰明的車”和“智慧的路”配合下,可讓通行效率提升15%到30%,推動GDP每年2.4%到4.8%的絕對增長。幾年內中國的一線城市將不再需要限購、限行,并且有望降低90%交通安全事故。
在這樣美好的前景描繪下,任何人也無法阻擋無人駕駛的真正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