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曾潔 劉可欣
【資料圖】
4月24日至28日,四川省報紙副刊研究會2023年年會暨2022年度四川省新聞獎報紙副刊作品評獎會在甘孜州稻城縣舉行。此次活動由四川省新聞工作者協(xié)會、四川省報紙副刊研究會主辦,中共稻城縣委、稻城縣人民政府、甘孜日報社承辦,來自全省40多家新聞媒體近百名編輯、記者參與年會。
四川省報紙副刊研究會2023年年會在稻城舉行
會議總結(jié)了2022年副刊研究會工作,并安排部署2023年副刊研究會相關工作。會上對2022年度四川省新聞報紙副刊好作品評獎細則進行說明。據(jù)介紹,2022年度四川省新聞獎報紙副刊作品獎公開征集到640余件作品,涵蓋散文與隨筆、報告文學及特稿、文化新聞、雜文、文藝評論、特寫、專欄、文化策劃等多個類別。此次評選共產(chǎn)生2022年度四川省報紙副刊好作品一、二、三等獎作品,從獲獎作品中還將推選40件作品參評2022年度四川新聞獎副刊類作品獎。
年會現(xiàn)場還舉行了稻城文旅推介會、互贈圖書等環(huán)節(jié)。擁有天文科研、雪山生態(tài)、史前文明等得天獨厚資源的稻城,正在打造“天地人”全時空旅游新地標,吸引與會嘉賓的關注。現(xiàn)場還公布了2022年“記者踐四力·全媒看滎經(jīng)”四川省全媒體采風活動好版面、優(yōu)秀作品獎。
值得一提的是,“打卡文旅新地標·四川全媒看稻城”采風活動也同步進行?;顒悠陂g,全省媒體代表探訪了鄉(xiāng)村振興和旅游開發(fā)成果、民族文化實景劇、非遺文化進校園、阿西土陶非遺文化、民族團結(jié)建設、子午二期基地、皮洛考古遺址、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測控基地等,實地感受稻城璀璨星空、絕美亞丁和遠古文化。
阿西土陶是稻城縣獨特的手工藝產(chǎn)品、國家級非遺,被譽為稻城亞丁“四絕”之一。在稻城縣,年過六旬的省級非遺傳承人格里指尖靈活地在陶坯上敲打、制坯、貼瓷。這項非遺技藝也已經(jīng)走進了校園,小朋友們用阿西土陶制作成海螺、杯子、茶壺等器具,非遺已經(jīng)融入了當?shù)厝说纳睢?/p>
非遺傳承人展示阿西土陶
小朋友們體驗阿西土陶
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稻城皮洛遺址石破天驚,揭露出遙遠的舊石器時代的文化發(fā)展過程的重要歷史篇章,首次建立了四川和中國西南地區(qū)連貫、具有標志性的舊石器時代特定時段的文化序列,填補了該地區(qū)乃至青藏高原舊石器時代考古的一項空白,入選了“全國十大考古新發(fā)現(xiàn)”。在稻城縣香格里拉鎮(zhèn)雙語幼兒園,老師們將燒制阿西土陶剩余的邊角料和石頭一起制作成了考古盲盒,讓孩子們在課堂上挖“皮洛”。園長澤仁擁初還用手繪紙條的方式,解讀皮洛遺址出土的刮削器,用通俗易懂的方式科普舊石器時代的文化遺產(chǎn)。
澤仁擁初介紹幼兒園特色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