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修辭格即修辭手法。
2、修辭手法是為提高表達效果,用于各種文章或應用文,在語言寫作時表達方法的集合。
(資料圖)
3、包括比喻, 白描,比擬(又名比體,分為擬人、擬物),襯托(反襯、陪襯),疊字復疊,頂真(又名頂針、聯(lián)珠),對比,對偶(對仗、隊仗、排偶),反問,反語等。
4、修辭手法是通過修飾、調(diào)整語句,運用特定的表達形式以提高語言表達作用的方式。
5、擴展資料具體修辭手法:排比。
6、把三個或以上結(jié)構和長度均類似、語氣一致、意義相關或相同的句子排列起來。
7、作用:加強語勢、語言氣氛,使文章的節(jié)奏感加強,條理性更好,更利于表達強烈的感情(表達效果)。
8、增強語勢,突出某事物某特征,表達作者某情感。
9、2、對偶。
10、字數(shù)相等,結(jié)構形式相同或基本相同,意義對稱的一對短語或句子,表達兩個相對或相近的意思。
11、作用:整齊勻稱,節(jié)奏感強,高度概括,易于記憶,有音樂美感。
12、3、反問。
13、又稱激問、反詰、詰問。
14、用疑問形式表達確定的意思,用肯定形式反問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問表肯定,只問不答,答案暗含在反問句中。
15、作用:加強語氣,發(fā)人深思,激發(fā)讀者感情,加深讀者印象,增強文中的氣勢和說服力。
16、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修辭格。
本文到此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