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兩市繼續(xù)止跌企穩(wěn),一直以來均處在“冷門”梯隊的電力股迎來“爆發(fā)”。其中,桂冠電力等多只電力股漲停,第一大電力市值股、“電茅”長江電力創(chuàng)下歷史新高。長江電力一直是電力板塊龍頭,它的特色是業(yè)績穩(wěn)、股價穩(wěn),如今被機構扎堆鎖定,究竟有哪些因素在發(fā)揮作用?
“長跑健將”長江電力迎加速跑
碳中和等因素成短期行情推手
3月12日,電力股集體爆發(fā),電力行業(yè)指數上漲超5%。其中,桂冠電力、華能水電、文山電力、華銀電力、梅雁吉祥約10只電力股漲停,樂山電力、國投電力、川投能源、長江電力等均上漲超5%。若以春節(jié)以來統(tǒng)計來看,電力股同樣處于領漲梯隊,深圳能源、長源電力、華銀電力等漲幅均超過50%,華銀電力漲幅則達105%。
截至3月12日收盤,申萬電力指數報收2742點,相較于2月初的2395點上漲14%。
板塊內市值最大的“電茅”長江電力則在近期市場的熱門主題“帶動下”,加速創(chuàng)出歷史新高。拉長周期來看,近20年以來,長江電力均開啟了持續(xù)上漲模式,是名副其實的“長跑冠軍”。隨著股價連創(chuàng)新高,長江電力市值不斷攀升,截至3月12日收盤,長江電力市值達4849億元,逼近5000億元,排名兩市第17位。
電力股近期表現強勢,并非“空穴來風”,電力股短期爆發(fā)至少包括政策、基本面邏輯以及市場風格切換等多重因素的影響。
3月1日,國家電網發(fā)布了“碳達峰、碳中和”行動方案。在供給側方面,方案要求最大限度地開發(fā)新能源,推動沿海核電建設。方案指出,要最大限度開發(fā)利用風電、太陽能發(fā)電等新能源,堅持集中開發(fā)與分布式并舉,積極推動海上風電開發(fā);大力發(fā)展水電,加快推進西南水電開發(fā);安全高效推進沿海核電建設。此外,在近日發(fā)布的《政府工作報告》中關于2021年重點工作提出,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扎實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各項工作。優(yōu)化產業(yè)結構和能源結構。相關政策“助力”成為電力板塊大幅上漲的重要推手。另外,隨著經濟進一步復蘇,電力股估值受到顯著提振。再者,在春節(jié)以來市場風格切換中,股價、估值均處于相對低位的電力股成為了資金的新“圍獵”對象。
“新老”機構均加持“電茅”
杠桿資金“逆市”買入超20億元
在長江電力近年股價不斷創(chuàng)新高的同時,有多路資金助推,《紅周刊》記者梳理發(fā)現,其背后既有新基金的“火速建倉”,又有險資等機構的數年長線堅守。
統(tǒng)計顯示,截至去年四季度末,長江電力共被119只基金持有,持股數量達13394.63萬股,持股市值256641萬元,在基金近1700只重倉股中排名第187。
進一步來看,其中不乏新基金對長江電力的青睞。由李建、劉騰管理的“中銀順興回報一年持有混合A”就是這樣的基金。《紅周刊》記者查閱顯示,該基金成立于2020年2季度,3季度就重倉布局了長江電力,據該基金披露的2020年三季報顯示,持倉長江電力數量2420萬股,持倉市值達4.63億元,占基金凈值比例為3.92%,為其第二大重倉股。2020年四季報顯示,該基金仍堅守持倉長江電力,持股未發(fā)生變更。
同樣是新基金,由包兵華、梁浩管理的“鵬華成長智選A”也在基金成立后重倉攬入長江電力。據悉,該基金成立于2020年10月19日,2020年四季報顯示,持倉長江電力0.91億元,位居第十大重倉股席位。
截至3月12日,長江電力今年一季度已上漲達11%,重倉配置長江電力的基金或已浮盈不菲。
除了成為新基金的“新寵”,長江電力也同樣受到了機構的“長期堅守”,典型的機構如中國平安人壽。查閱長江電力歷史持倉數據顯示,中國平安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傳統(tǒng)-普通保險產品曾在2015年四季度即新進成為長江電力前十大流通股股東,持倉17213.03萬股,持倉市值為23.34億元。
2019年二季度大幅加倉增加80000.00萬股,而以截至2020三季報的數據來看,中國平安人壽持倉長江電力股數達98807.61萬股,持倉市值高達189.02億元。若簡單測算,2016年1月1日至今,長江電力股價已成功翻倍,平安人壽同樣大賺特賺。
杠桿資金也是長江電力的“忠實投資者”?!都t周刊》記者統(tǒng)計發(fā)現,自2020年下半年以來,杠桿資金即持續(xù)加倉長江電力,即使春節(jié)以來的市場大幅調整,杠桿資金仍“逆市”加持。據Wind數據顯示,長江電力融資余額由去年下半年的14億元,增至最新33億元,杠桿資金加倉達20億元。
“現金奶牛”“防御、類債”屬性
順應機構中長期策略
從長期邏輯來看,“電茅”長江電力成為“長跑冠軍”并獲得機構等追捧,顯然與其較強的造血能力、盈利能力不無關聯(lián)。
據長江電力1月27日發(fā)布的2020年業(yè)績快報顯示,公司2020年度營業(yè)收入為578.51億元,同比增長15.99%;歸母凈利潤263.15億元,同比增長22.15%。與此同時,公司推出了“慷慨”的分紅方案,其表示“對2021年至2025年每年度的利潤分配按不低于當年實現凈利潤的70%進行現金分紅。”
事實上,不僅去年業(yè)績超過預期,近年以來,長江電力均保持了“200億以上”的凈利潤增加、“300億以上”的經營凈現金流。
長江電力的另一個“不差錢”,還體現在頻頻舉牌上市公司。《紅周刊》記者注意到,近年以來,長江電力已舉牌甚至多次舉牌了多家同業(yè)上市公司,如國投電力、川投能源、桂冠電力等,今年2月初,長江電力又二度舉牌了申能股份(春節(jié)以來股價上漲10%)。
公司“現金奶牛”“防御、類債”等屬性被機構推崇。東北證券王小勇直言,“長江電力作為A股核心資產,護城河寬廣,防御屬性強。”中信證券李想認為,公司2021年起承諾派息比率高達70%,類債屬性有望進一步強化,而近4%的股息率能夠覆蓋10年期國債收益率,在全球長期低利率環(huán)境中有較強吸引力。西南證券王穎婷則表示,長江電力經營性現金流常年在390億左右,現金流充裕,逆周期類債屬性凸顯,在全球降息環(huán)境下,資產配置價值高。
值得一提的是,有“聰明錢”之稱的北上資金卻開啟了對長江電力的“賣賣賣”模式。統(tǒng)計數據顯示,在今年以來長江電力不斷逆市上漲過程中,北上資金凈賣出超5000萬股,賣出金額達10億元。
(文中提及個股僅為舉例分析,不做買賣建議。)(齊永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