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最近老司機又受邀去參觀比亞迪的工廠,但這次咱不去深圳總部,我們去常州的工廠探營。不要以為同一個品牌就沒必要參觀不同的工廠,但其實在生產車型、建廠標準、技術標準等因素的差異下,工廠的差異還是有不同的。這次常州工廠探營之旅跟之前參觀比亞迪深圳總部的感覺又不太一樣,今天老司機就來跟大家簡單分享一下。
比亞迪的常州工廠大家應該也不陌生,它是目前比亞迪比較主力的工廠,目前一期已經開始投產,二期還在建設當中。之前常州工廠定下的計劃是年產量能夠達到20萬輛,現如今僅上半年就生產了將近30萬輛,如此看來常州工廠的產量還是非常大的。常州工廠目前只生產元PLUS和海豹兩款車型,而根據不可靠的消息稱,未來比亞迪海洋網的海獅(參數|詢價)也很有可能會在常州工廠生產,這個就等后續(xù)官方消息吧。 雖然這次探營之旅沒有參觀整個工藝流程,只參觀了沖壓和焊裝兩個工藝,但它們給老司機留下的印象還是蠻深刻的。首先是車間內部幾乎都是進口的自動化機器人在生產,現場工人只有寥寥數人,基本上都是一些質檢人員和工程師,只有一些必須用人力的崗位才用到技術工人,所以整條生產線都是十分自動化的。 了解汽車制造流程的車友應該知道沖壓線是主機廠第一個車間,沖壓車間主要負責車身覆蓋件及結構件的生產,生產線設計到開卷落料、拉延成型、切邊沖孔、整形翻邊等工藝。整個車間的工作速度很快,各環(huán)節(jié)都在穩(wěn)定作業(yè),以確保沖壓聯(lián)線的穩(wěn)定運行。 而整個車間也不像很多年前那種機械工廠的臟亂,不論是工作臺、地板還是物料擺放處都是潔凈整齊的,聽到的就是工作人員介紹的聲音、媒體們說話的聲音以及流水線有規(guī)律的作業(yè)的聲音,這也反映出了車間項目管控的嚴謹與生產技術的高精。 第二個參觀的是焊裝車間,沖壓線生產的汽車側圍覆蓋件,直接進入這里進行白車身焊接組裝。焊裝線是整個汽車產線中工藝最復雜、自動化程度最高的生產線,這里涉及的生產工藝相對復雜,有電阻點焊、電阻凸焊、螺柱焊、二氧化碳氣體保護焊、車身涂膠、激光釬焊、機器人滾邊、裝配鈑金等多個生產線。而這里也已經實現了全機械工作,沒有人力員工。高精度的機器人操作,速度極快,作業(yè)成果卻相當精準,從這里可以充分了解比亞迪是如何做到滿足巨大銷量的同時,有做到產品質量保證的。 而其實這條生產線還是比亞迪CTB電池車身一體化技術的主要生產線,CTB技術融合了電池包殼體、車身結構和裝配工藝設計的技術,是對新能源車身設計及總裝工藝技術的一次顛覆性變革,因為不是這次參觀的重點,也就不展開介紹了,反正只要知道它不止在國內,而是在全球范圍內都是一項領先的技術就可以了,它來自中國。 老司機辣評:比亞迪從一個造電池的生產商到如今成為國產新能源的強企,從國內茍延殘喘到如今走向全世界,比亞迪這數十年真的是經歷了太多,憋了個大招。國內汽車從1到100是很容易的事情,但是從0到1卻十分困難,如今比亞迪是其中一個實現的。雖然新能源汽車產業(yè)真正爆發(fā)崛起,還不到十個年頭。但近幾年來,隨著刀片電池、DM-i、DM-P超級混動技術、e平臺3.0架構,易四方及云輦系統(tǒng)的密集發(fā)布,比亞迪已經鑄就了一座堅不可摧的技術護城河。